close

常用淡水觀賞魚餌料生物之認識 張賜玲
前言
在世界上流通的觀賞魚種類繁多,因應其生態習性之多樣性,而有不同的投餌策略。觀賞魚
與一般的食用魚類所需的餌料生物之最大不同點,為一部分魚種體型小,在仔魚開口攝餌時,不
易提供適合其口徑的餌料,目前為止最常使用的餌料為粉狀微細飼料、牛奶粉、蛋黃懸浮液、原
生動物(protozoans)、淡水輪蟲(Brachionus calyciflorus)、枝角類(Cladocerans)、豐年蝦(Artemia)及紅
蟲(Tubifex)等,投餵死餌較易導致水質惡化,故使用於室外魚苗飼育池較為適合,死餌可利用果汁
機攪碎後,均勻灑佈;室內型的育苗池,以投餵活餌為主,死餌以兼投的性質為宜,以免因投餌
過多引起水質惡化。本文介紹主要的活餌,包括原生動物、淡水輪蟲、枝角類及豐年蝦等生物特
性及培養方
法。
原生動物
作為魚類仔魚餌料的原生動物主要為纖毛蟲及草履蟲等微細的生物,此類生物嗜酸性的物
質,故可利用稻草培養法、利用家畜的排泄物、微細藻類或魚精等大量培養,一般在室外的育苗
池經施肥後,亦會大量滋生,故需攝食較微細的餌料生物之小型仔魚,可利用室外的育苗池培苗
或將此類微細生物培養後、再收集或導入育苗池。
淡水輪蟲
輪蟲體型小,活動力慢,可懸浮於水層中,易被仔魚攝食,繁殖力強及可高密度培養的特
性,故為仔魚初期的最佳餌料(Arimoro, 2006),但淡水輪蟲因增殖速度比海水輪蟲(B. plicatilis)慢,
生產最高密度僅約120隻/cc,而海水輪蟲最高可達600隻/cc (Lim et al., 2003),因此大大限制淡水輪蟲
作為生物餌料之限制。
淡水輪蟲攝取3-12 微米大小的藻類或有機顆粒,軀幹會縮放,促使口部接近食物,綠球
藻 (Chlorella)及(Scenesdesmus)為大量培養時主要的藻種。輪蟲在食物缺乏或餌料有營養缺失時,所
產的卵數較少且體型較小(Lürling, 2006)。淡水輪蟲可忍受的水溫範圍15-31 ℃, 在25 ℃下,適合的
pH範圍為6-8 (Arimoro, 2006)。輪蟲可進行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在環境條件適合下,在數天
之內一尾輪蟲即可增殖為數千尾,雌體一次最多約可產生7個卵,12小時內即可孵化,新個體再經
18小時,可再度成熟產卵,而每一個體大約可生殖1週以上(Arimoro, 2006)。欲大量培養,由野外的
水域篩選淡水輪蟲時,可利用有機磷劑先將橈足類(copepods)及枝角類等甲殼類殺除。
培養的方法
流批次培養(batch culture)
為先將藻類培養至高峰時,接種輪蟲,直至藻類將攝食完時,全部收穫。
連續培養(continuous culture)
為每日添加藻類,每日固定收穫一定量的輪蟲,故藻類必須有專門的藻類池培養,因每日均
可固定收獲輪蟲,此種生產方法較被產業界所採用。
在生產的過程中常會發生藻類青黃不接之現象,可暫時利用麵包酵母(5-7 微米)作為臨時餌
料,以每一百萬隻輪蟲添加1克麵包酵母的量培養,但完全以麵包酵母培養,會產生脂肪酸及維生
素不足的現象,並偶會發生輪蟲突然衰敗之現象,推測可能因酵母不易被消化,需要有適當的細
菌的存在,協助消化,方能穩定增殖(Arimoro, 2006)。
水蚤
枝角類俗稱為水蚤,又稱為「水狗」,在分類學上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次亞門、鰓足綱、
枝角目 (Cladocera)。水蚤體長約在0.2-5 毫米之間,左右大略對稱,體型側扁,略似圓形狀。
第 P 頁(1)
常用淡水觀賞魚餌料生物之認識
大部分的水蚤為濾食性的生物,濾食水中微小的顆粒,包括細菌、單
細胞藻類、原生動物以及無生命的有機碎屑等,而其中以細菌與單細胞藻
類為最重要的食物,細菌常滋生在有機碎屑上,故水蚤亦為碎屑食物鏈重
要的一員,對攝食藻類而言,以攝食綠藻比攝食藍綠藻及矽藻更容易消
化,由出現雄體及有性生殖的個體數目可以得知,藻類作為其食物的好
壞。水蚤體內有40%-60%蛋白質,同時還含有魚類所必須的氨基酸。
淡水水蚤
水蚤具有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及無性生殖(asexual reproduction)的習性,無性生殖又稱為
孤雌生殖,環境如果好的時候,水蚤會行孤雌生殖,大量繁殖其後代,如餌料充足的溫暖夏季較
易行孤雌生殖,大量滋生,但大量繁殖後,如果出現不利於其增殖的環境因素,導致在水蚤的族
群中產生雌水蚤及雄水蚤,成熟後會交配產生耐久卵,導致整個族群迅速的消失,耐久卵有堅硬
的卵膜保護,可以渡過惡劣的環境,待環境條件適合時再孵化出子代,再以孤雌生殖繁衍其後
代,如此生生不息。每隻母水蚤每次約可產下20到60個卵,3天左右即產卵一次,一生約可產下300
隻左右的水蚤,為繁殖力相當強的浮游動物。
產生耐久卵的誘因常被學者提出討論,生物的因子包括;饑餓(食物不足),高密度(過度擁擠)
,過多的代謝產物,食物的轉變或食物特性的改變,物理因素方面包括光週期及溫度等,但經
(D'Abramo, 1980)的研究指出,消化速率的降低(食物的不足),為導致水蚤改變生殖行為的誘因,改
採行有性生殖,以延續其子代的之措失,因為在高密度的環境下如果繼續提供充足的食物,仍然
可以進行孤雌生殖,但在食物不充足的飼育環境下,雄體的比例會增加,較大的雌體會產下較多
比例的雄體及有性生殖的母體,此外,並發現在代謝物高、但食物充足的環境下,雖然有性生殖
的雌體增加,但雄體的數目必並未增加。
水蚤大量培養的方法
水蚤的種類很多,但由於其增殖的速度不一,以圓水蚤(Moina macrocopa)的增殖較快,適合作
為大量培養之用。培養水蚤常用的食物,雖經由20多種的食物比較結果,以酵母的增殖最快,但
使用酵母及綠球藻所培養出來的水蚤之營養價不高,以農業用的米糠(rice bran),經脫脂及磨碎
後,濾出小於0.06 mm的顆粒來作為培養水蚤(Daphnia magna)的食物,經過20世代的培養,並未發現
營養有短缺的現象,在0.16噸及0.25噸的培養桶中培養,亦可以單利用米糠來維持其族群達5 個月
之久,如果主要以收集1.4 毫米以上的水蚤,則單位面積的生產量比沒有選擇大小收獲的方式高
40%,每公噸分別為650 克/週及450克/週,餌料係數可達1比1,亦即每1 公斤的米糠(乾狀)可以
生產1 公斤的水蚤(濕重),以如此方式所培養出來的水蚤,蛋白質的含量佔乾重的45-50%,而米糠
的粗蛋白才15%而已(Pauw et al., 1981)。
當灑佈酵母粉及粉碎熟化的黃豆粉後,大部分的水蚤,於清晨4-5時,可能因為缺氧的因素,
會浮上水面,有利於水蚤的收集,但缺氧如果過渡嚴重、會導致全部死亡的現象。
豐年蝦
枝豐年蝦廣泛使用於海水魚蝦類之繁養殖,為介於投餵輪蟲及橈足類間的餌料,但如果使用
於淡水魚類,視地下淡水礦物質含量之差異,豐年蝦僅能活存30-60分鐘,礦物質含量低,活存的
時間會更短,故大大限制其實用性,必須以少量多餐投餵,否則會死亡或因長時間蓄養後,逐漸
喪失其營養,但如果保存於4 ℃下或將育苗水添加少許鹽份,則可解決上述問題(Lim et al., 2003)。
豐年蝦的使用視仔魚發育的大小,包括去殼豐年蝦卵(decapsulated cysts)、孵化的無節幼生(Artemia
nauplii)及後期各階段的豐年蝦(growing Artemia),魚苗攝食去殼豐年蝦卵比攝食豐年蝦無節幼生
佳,魚苗的抗緊迫(stress resistance)、成長及活存率均較高(Lim et al., 2003)。
去殼但尚具包囊(cysts)的豐年蝦卵(200 微米),比孵化的豐年蝦多30%的營養,但兩者皆缺乏維
生素C (ascorbic acid, AA),乾燥的去殼豐年蝦卵,可儲存多年,故可取代孵化的豐年蝦幼蟲及枝角
類,去殼豐年蝦使用在蝦類,如砂蝦、草蝦及淡水蝦等均有良好之效果,亦可作為淡水性之塘虱
魚及鯉魚等仔魚的餌料,但因海水魚仔魚無適當的酵素可消化豐年蝦胚胎膜,故會影響活存率。
淡水觀賞魚繁殖場一般均不易取得海水,故以人工海水稀釋成20 ppt來培養豐年蝦,在12天的生產
第 P 頁(2)
常用淡水觀賞魚餌料生物之認識
流程,單位生產量為3公斤/噸水 (Lewbart, 1998) 。
投餌策略
針對部分魚種之仔魚必須依賴親代之體液活存的魚種,為促使母魚能盡速再生殖,故將其親
魚與子代分離,所採取的餵食策略為:(Lim et al., 2003)
1. 以其他較差的親代作為代理奶母,但亦有被攝食之危機。
2. 將蛋黃等餌料塗抹在水族箱壁或其他類似其親代的擬品上,但必須經常換水清洗育苗水
槽。
以淡水輪蟲及豐年蝦無節幼蟲作為餌料,亦可取代親代之餵食,可見此類動物性浮游生物扮
演仔魚的初期餌料之重要性。
結論
生物餌料的選擇及大量培養技術之確立為魚苗培育重要的一環,為決定魚苗能否量產成功的
重要關鍵,故視魚種選擇適當的餌料及採用簡單且成本低廉的培養方法,為發展此產業的重要關
鍵步驟。
參考文獻
Arimoro, F. O. (2006) Culture of the freshwater rotifer, Brachionus calycifloru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ish
larviculture technology. African J. Biotechnology, 5(7): 536-541.
D'Abramo, L. R. (1980) Ingestion rate decrease as the stimulus for sexuality in populations of Moina
macrocopa. Limnol. Oceanogr., 25(3): 422-429.
Lewbart, G. A. (1998) Clinical nutrition of ornamental fish. Seminars in Avian and Exotic Pet Medicine, 7
(3): 154-158.
Lim, L. C., P. Dhert and P. Sorgeloos (2003)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application of live feeds in the
freshwater ornamental fish culture. Aquaculture, 227: 319-331.
Lürling, M. (2006) Investigation of a rotifer (Brachionus calyciflorus) -green alga (Scenedesmus pectinatus)
interaction under non- and nutrient-limited conditions. Ann. Limnol. - Int. J. Lim., 42 (1): 9-17.
Pauw, N. D., P. Laureys and J. Morales (1981) Mass cultivation of Aaphinia magna straus on ricebran.
Aquaculture, 25: 141-152.
資料來源   台灣觀賞魚養殖協會 作者: 張賜玲 
文章連結:http://www.tofa.org.tw/chinese/information/information01.pd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sman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